杭州亚运会赛程过半,中国体育代表团——
发挥竞技水平 展现昂扬风貌(热点聚焦)
10月1日,在杭州亚运会射击女子多向飞碟团体比赛中,由李清念、武翠翠、张鑫秋组成的中国队以357分的总分夺得金牌,并刷新世界纪录。
10月1日,是杭州亚运会开幕后的第八个比赛日,赛程过半,中国体育代表团选手在各个赛场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充分发挥竞技水平,不断取得优异成绩。中国体育代表团秘书长张新表示,中国体育代表团开局良好并保持较好势头,总体表现好于预期。
成绩可喜,状态良好
截至9月30日中午,杭州亚运会已有222个小项完赛,占全部小项的46%。中国体育代表团已完成199个小项的参赛任务,占全部参赛小项的49%。张新表示,在已完赛项目中,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金牌总数超过赛前预测的高线。
在多个项目中,中国体育代表团选手均有较好表现。其中,游泳项目获得28枚金牌,跆拳道项目获得5枚金牌,均创造亚运参赛历史最好成绩。赛艇项目参加13个奥运小项获得11枚金牌,帆船项目参加10个奥运小项获得6枚金牌。女子花剑团体时隔29年再夺亚运会金牌,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刷新亚洲纪录夺冠,沙滩排球女队第六次夺得亚运会该项目冠军,中国男排时隔17年再次夺得亚运会银牌。滑板4个小项获得3枚金牌,展现了中国体育在新兴项目上的发展潜力。
在前半程比赛中,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一批高含金量的成绩。射击男子10米气步枪个人赛、男子25米手枪速射团体赛刷新世界纪录,游泳多个小项刷新亚洲纪录或亚运会纪录。张博恒在体操男子个人全能决赛中以89.299分的高分夺冠,展现了较高的竞技水平。
名将带动,新秀涌现
10月1日,在杭州亚运会举重男子61公斤级比赛中,中国体育代表团选手李发彬以抓举143公斤、挺举167公斤、总成绩310公斤夺得冠军,并创造新的亚运会纪录,为中国举重队取得本届亚运会首枚金牌。
本届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中有36名奥运冠军,这些优秀运动员在赛场上展现了良好竞技状态。曾获3届奥运会冠军的乒乓球选手马龙、东京奥运会实现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金牌突破的游泳选手汪顺、4次参加奥运会终夺金牌的铅球选手巩立姣均在本届亚运会夺得金牌。2012年伦敦奥运会冠军叶诗文时隔9年重返亚运赛场并在女子200米蛙泳比赛中夺冠。
一批年轻运动员崭露头角。17岁的射击运动员黄雨婷获得10米气步枪个人、团体、混合团体3枚金牌。代表团中年龄最小的崔宸曦获得滑板女子街式金牌。18岁的场地自行车选手苑丽颖与队友在女子团体竞速预赛、决赛中接连刷新亚运会纪录、亚洲纪录。这些年轻选手彰显了中国体育的人才厚度。
除了竞技成绩突出,中国体育代表团选手在赛场上尊重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在赛场外,与志愿者、观众友好互动,展现了中国代表团运动员的良好精神风貌。
瞄准奥运,锻炼队伍
杭州亚运会距离巴黎奥运会不到一年时间,各国家和地区代表团高度重视本次赛事,纷纷派出精兵强将,在实战中检验竞技水平、找出短板漏洞,为备赛奥运会锻炼队伍、积蓄力量。
在已完赛的项目中,中国体育代表团选手经过顽强拼搏,截至9月30日中午,已获得7个小项的巴黎奥运会参赛资格,其中包括帆船3个小项、现代五项2个小项和网球2个小项。此外,游泳11个小项在杭州亚运会首次达到巴黎奥运会A标,多个小项游出今年世界最好成绩。
中国体育代表团整体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也有个别项目留下遗憾。由于很多项目在巴黎奥运会上将面临不同环境、不同赛制的挑战,本届亚运会上暴露出的问题也为奥运备赛提了醒。“我们要取得好成绩,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张新说。
随着举重、跳水、皮划艇等项目比赛全面展开,中国体育代表团选手继续保持昂扬斗志,投入本届亚运会后半程的比拼中。张新表示,中国体育代表团各参赛队伍将乘势而上,力争比出高质量的比赛,创造更好成绩。
截至10月1日,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133枚金牌、72枚银牌、39枚铜牌,位居奖牌榜和金牌榜第一名。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 郑轶 孙龙飞 范佳元 陶相安 【编辑:曹子健】
中新社杭州10月2日电 (奚金燕)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浙江杭州清河坊人流如潮。两侧白墙黛瓦,尽显风雅宋韵。在“江南铜屋”中,来自英国的黑泽尔(Hazel,中文名“蝴蝶”)正抡着小铁锤,专心致志地“打铜”。
伴随着清脆的“叮叮当当”声,不一会儿,铜片上,憨态可掬的亚运会吉祥物“宸宸”展露“真容”。
10月2日,来自英国的黑泽尔(Hazel,中文名“蝴蝶”)(左)和朋友在清河坊体验“打铜”。奚金燕 摄
“So interesting!”黑泽尔没想到,薄薄的铜片还藏着这样的惊喜。三年前,她跟随丈夫来到中国工作生活,这些年游览了不少地方。此次黑泽尔特意做好攻略,和朋友一起来清河坊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亚运氛围。
杭州亚运会期间,杭州不少景点换上了“亚运妆”,许多本土老字号也纷纷亮出“看家绝技”。“江南铜屋”里就展示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铜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朱炳仁的作品。
跟随人流步入铜屋,只见一尊《亚运莲花尊》别具一格,龙泉青瓷与铜工艺两大非遗交融碰撞,让人印象深刻。再往里面走,一件名为《心心相印·三连印》的作品更是吸睛,铜雕、玉雕与花丝镶嵌工艺共同打造而成的“三潭印月”,别有一番韵味。
据杭州朱炳仁铜艺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廖润丹介绍,这些作品大部分都采用了熔铜艺术,创作灵感则来自于中国传统山水。如今“双节”叠加亚运红利,“江南铜屋”人气迎新高,客流量同比增长40%。
“亚运是一个很好的窗口,近来我们的团购订单也多了不少,希望通过这个契机,让更多国际友人看到中国传统工艺技法,也希望我们的铜艺术可以走出去装点世界。”廖润丹说。
从清河坊出发,沿延安路向南,至高银街向东,便到了知味观总店。中午时分,知味观大堂满座,一屉屉热气腾腾的小笼包,一碗碗地道的片儿川……自后厨“鱼贯而出”,热闹非常。
“欲知其味,观料便知”。作为杭帮菜“顶流”之一,知味观此次也是做足准备,迎接八方宾客。
知味观品宣负责人甘涛表示,为了迎接亚运会,知味观一方面开展了礼仪、英语基本口语等培训,更新了“中英双语菜单”,另一方面在产品上下大功夫,保证出菜品质,努力给游客留下美好体验。
“从这段时间来看,像东坡肉、叫花鸡、龙井虾仁、宋嫂鱼羹这些经典菜点单率最高。另外我们还创新了一款运动元素的定胜糕,也比较受欢迎,很多人买去讨个好彩头。”甘涛说。
饮食文化、非遗文化,皆藏着一座城市的底蕴与风情。据杭州文旅大数据此前预测,亚运会期间,杭州将迎来近年来最为密集的游客潮,外地游客量将超过2000万人次。多重红利之下,许多“沉淀百年”的老字号也再度迎来高光时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