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漳州10月2日电 题:“中华灯谜之乡”谜艺出圈海内外
作者 张金川 廖珍妹
“福建热带气旋之状况”的谜面,打一两岸文化词,谜底为“闽台风情”……
恰逢中秋国庆长假,福建漳州古城内的漳州灯谜艺术博物馆参观者络绎不绝。站在一条条灯谜前,漳州市灯谜协会秘书长连仲嘉向参观者细致讲解猜灯谜的方法和技巧,并一一揭开谜底。
近日,福建漳州灯谜艺术博物馆的涉台主题灯谜,吸引民众关注。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漳州灯谜艺术博物馆地处“中国灯谜艺术之乡”漳州市芗城区,被海内外谜友称为“中华灯谜第一馆”。馆内历史悠久的古籍、谜笺、书画、印章、碑刻等灯谜文物,无不印证着中华灯谜艺术的源远流长。
据连仲嘉介绍,今年来,两岸谜界交流更加频繁。该馆应各界呼声,挂起十几条涉台主题灯谜,以谜会友,吸引当地谜友和台胞关注。
“灯谜中的地名、字谜、诗词等包罗万象,是两岸民众耳熟能详的,很能引起台胞的共鸣和兴趣。”连仲嘉告诉中新社记者,该馆是台湾参访团和台胞常来地,他经常看到台胞驻足于此竞猜,流连忘返,“两岸历史文化一脉相承,对于台胞来说,猜谜是无障碍的”。
近日,民众在漳州灯谜艺术博物馆猜灯谜。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连仲嘉从小接触灯谜,此次涉台主题灯谜中不少是他创作的。“创作既是爱好使然,也是对两岸和平发展的期盼。”他说。
漳州灯谜历史悠久,始于唐、盛于明清,已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仅一海之隔的漳台两地,习俗相近、文化相通,灯谜文化成为两岸民间交流的桥梁。
1989年,芗城区举办首届漳州中华灯谜艺术节,台北、高雄、台南14名台湾谜友,首次组团来漳文化交流。此后,漳台灯谜交流互访频繁,见证两岸一家亲。
今年5月,以“谜艺为媒 情系两岸”为主题的第十五届海峡百姓论坛·漳州分论坛在芗城区举行,两岸嘉宾共话灯谜艺术。
近日,民众参观漳州灯谜艺术博物馆。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漳州灯谜艺术博物馆内,长3米、宽1.5米的石刻壁画《春灯源流图》,由台湾高雄市谜学研究会捐立,引人瞩目。而漳州市灯谜协会1993年与高雄市谜学研究会缔结成姐妹会友好社团,次年再携手创立中华谜史上第一个灯谜基金会——高雄漳州文虎基金会,表彰对谜事有突出贡献的海内外人士。
“和台湾谜界交流中,留下许多珍贵物件和佳话,见证两岸热络往来。”芗城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卢伟锋表示,灯谜是一种极好的交流纽带,无可替代;未来将有更多涉台主题的灯谜作品,寄托民众对两岸融合发展的期盼。
灯谜不仅在海峡两岸盛行,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猜谜活动,如泰国、新加坡、美国、新西兰等地。卢伟锋说,新加坡每年元宵举办“春到河畔”灯谜活动,一连十几天;美国、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还组织“游子吟谜社”,在网上名气不小。
如今,随着中华文化加速“出海”,漳州灯谜对台对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不断出圈海内外。(完)
今天是国庆节,也是周日,又到主播说一周的时间。本期,主播康辉将从“力量”说起。戳视频↓↓↓
视频:主播说联播丨有一种力量叫中国向上!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是国庆节,早上有30多万人在天安门广场观看了国庆升旗仪式,相信在现场的每一个人,心里都是热乎乎的。其实也不仅仅是在现场的观众,收看我们直播的每一个你,在祖国各地观看升旗仪式的每一位中国人,当国歌奏响、国旗升起的时候,都会激动而自豪。昨天是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的仪式非常庄重。那肃穆代表着铭记,也凝聚着前行的坚定。节日之所以是节日,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仪式感。这几天,从拉满的仪式感当中,我们感受到一种力量,深沉而持久,涌动而喷薄。
怎么去形容呢?有一个视频展现得很生动,国庆期间我们在成都推出了一个“3D裸眼视频”,大国重器像歼-20、中国空间站直接就“飞”出了屏幕,那种跃屏而出的感觉,就是这样一种力量,一股向上的力量。其力也磅礴,其势不可挡。从坐底过世界最深处的“奋斗者”号,到地球之外两亿公里的“祝融号”火星车,我们打卡的足迹一路向上,这不是科幻,这是真实的中国。
本周以及这个双节假期,我们在很多地方都能感受到这样的力量,出行的人潮中,恢复向好的经济数据里,火热的亚运赛场上,都能感受到一股热乎劲、一份热气腾腾。假期期间,央视新闻推出新一季《中国UP!》特别节目,今天的嘉宾是格斗运动员张伟丽,推荐大家看看。团结就是力量,信心赛过黄金。我们向上,中国向上、向前。向祖国表白,就是要祝福并一起努力让我们的祖国不断向上、向前。
(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