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1日电(陈彩霞 甘甜)当地时间9月30日,在美国联邦政府本财年结束的最后关头,美国国会两院终于通过了一项短期支出法案,为美国政府提供资金至11月17日,从而避免政府“关门”。
美国国会掌管“钱袋子”的初衷是限制政府部门随意开支,但如今,却沦为两党攫取政治利益的“筹码”。
美国正在走向“危险境地”,看似暂时躲过一场危机的背后,是另一场危机正在逼近。
资料图:美国国会大厦。 中新社记者 陈孟统 摄
“人为制造的危机”
当地时间9月30日晚,美国国会众议院和参议院先后投票通过了一项短期支出法案,并送交总统拜登签署,从而避免政府“关门”。
短期支出法案为联邦政府提供45天的短期开支。该法案在最后时刻加入了白宫要求的自然灾害救济资金,但没有包括向乌克兰提供额外援助,以及加强边境安全等款项。
对此,拜登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今晚,参众两院的两党多数派投票维持政府运转,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危机,也避免给数百万辛勤工作的美国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但他同时批评称,这是一场“人为制造的危机”,本来在几个月前是可以得到避免的。
一般而言,美国联邦政府正常运转,所需资金每个财年要通过拨款法案授权。如果国会无法通过法案,政府支出就会受阻,部分职能只能停摆。政府“关门”的连锁反应还危及各行各业:400多万美国军人和政府工作人员将无法领到工资,三分之二的税务局员工可能被迫休假等。
资料图:美国总统拜登。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关门”危机11月或再次上演
近来,美国两党围绕新财年拨款案缠斗不断,几度陷入僵局,由此引发“关门”危机。具体分歧包括,未来12个月的预算规模、继续援助乌克兰,美墨边境移民管制等。
更棘手的是,不仅民主、共和两党出现严重分歧,合作难度大,共和党内部也“乱成一锅粥”。
共和党强硬保守派要求,把2024财年政府可支配开支上限,在众议长麦卡锡与总统拜登谈妥的1.59万亿美元基础上,再削减1200亿美元。9月29日,由共和党把持的众议院甚至挫败了麦卡锡提出的临时拨款法案,使政府“关门”一再逼近。
如今,尽管麦卡锡推动的最新短期支出法案在国会获批通过,美联社认为,“关门”危机只是“暂时”得到缓解。
报道称,为了让短期支出法案获批,共和党人麦卡锡被迫依赖民主党,抛弃了共和党强硬保守派。这意味着,他接下来很可能会面临一项试图罢免众议长的动议。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还评论称,美国国会必须在11月17日之前解决分歧,但目前尚不清楚他们是否会这样做。“我们很可能在11月再次陷入如今的境地”。
资料图:美国众议院众议长麦卡锡。中新社记者 沙晗汀 摄
美国走向“危险境地”
这并非美国政府第一次面临“关门”危机。自1976年以来,美国政府曾出现过21次资金缺口导致政府“关门”的情况,其中包括1980年以后造成政府雇员被迫放无薪假的10次“关门”。
为期最长的一次发生在2018年至2019年,时任总统特朗普和国会民主党人就修筑边境墙的问题僵持不下,导致政府预算无法通过。那次部分政府停摆长达35天,贯穿整个假日季节。
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民主党人舒默9月曾指出,如果政府“关门”,将是众议院共和党人“政治游戏”的错。
他表示,“预算案通过的唯一途径是两党合作……单独一个政党无法完成这项工作,特别是在这个政党被30到40人的极端派小团体控制的情况下。”
众议院共和党人则将攻击的炮火,对准了美国高企的债务,并将其归咎于民主党人。路易斯安那州共和党参议员约翰•肯尼迪称,“民主党人知道支出和债务累积已经失控,但他们仍拒绝考虑共和党人的建议。”
路透社评论认为,参众两院分歧难弥,这一“党派僵局模式”屡次将美国推向危险境地,正不断损伤美国的信誉。
彭博社经济师认为,一旦政府停摆的时间拉长,共和党将被指责,对拜登寻求连任有利。然而,如果民主党同意共和党强硬派的要求大幅削减联邦开支,会对2024年的经济产生影响,执政的民主党到时就会成为选民责怪的对象。
资料图:当地时间2019年1月22日,美国纽约布鲁克林,运输安全管理局(TSA)的雇员在巴克莱中心领取免费食物。纽约食品银行正在为因政府关闭而受到影响的联邦工作人员分发食品。
事实上,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问题远不止于此。近年来,美国债务“雪球”越滚越大。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9月18日报道,美国的国家债务总额当天首次超过33万亿美元,再次迎来“危险里程碑”。
美财政部长耶伦9月29日曾警告称,政府“关门”将导致众多企业和儿童项目闲置,从而“破坏”美国的经济运行,并可能推迟重大基础设施的推进。除非国会提高债务上限,否则美国极有可能发生“历史性金融危机”和“经济灾难”。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9月25日也警告,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将对美国信用评级产生负面影响。而在此前,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将美国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AAA下调至AA+。
全球著名基金管理公司贝莱德总裁拉里•芬克痛批美国政客任由政府停摆,“荒谬”且“非理性”,破坏了美国在投资者心目中的地位。
美国《新共和》周刊称,美国政客将债务上限当作政治大棒,全球经济则成为抵押品,这种“愚蠢的游戏”可能会搞乱全球经济。(完)
中新社悉尼10月1日电 题:澳中文化与经济促进会会长郑志武:中国元素渐入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社群
中新社记者 顾时宏
在澳大利亚,来自中国的古老甲骨文渐成当地人喜爱的时尚礼物。
2018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议员皮特(Peter)访问位于中国河南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澳中文化与经济促进会会长郑志武向皮特解释中国文字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的演变历程。
“当我展示‘好’字在中国文化中的演变过程时,皮特深受中国文字之美吸引。”郑志武说,“我当时就想,是否可以和中国文字博物馆商谈,在昆士兰建立一个中国文字的演变历史体验基地,让更多澳大利亚人了解中国文字的美妙之处。”郑志武特地从中国订制了一批带有促进会标志的甲骨文艺术品,如今这些古老的中国文字已经成为澳大利亚人喜爱的时尚礼物。
澳中文化与经济促进会成立于2017年,其宗旨在于加强澳中两国在文化、贸易、科学技术、教育和经济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2018年11月,首届“中国日”在州议会大厦隆重举行,昆士兰州州长、议长,以及州议会20多位部长和议员,以及逾百名华人侨领参加了活动。今年8月24日,第三届“中国日”成功举办。郑志武说,伴随这些活动的举办,华人社群愈发融入当地主流社会。
8月24日,由澳中文化与经济促进会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华人联合会联合举办的第三届澳大利亚昆士兰议会“中国日”活动在布里斯班举行。图为昆士兰雅韵芳华戏剧艺术团为嘉宾献上了精彩纷呈的中国传统豫剧和京剧表演。 中新社记者 顾时宏 摄
2019年,圣乔治华人纪念碑在圣乔治市竣工。郑志武说,这座纪念碑的建立不仅是一种缅怀,更是一种敬意,旨在传承并为子孙后代留下纪念。从2018年开始,促进会在布里斯班圣托马斯中学设立奖学金,每年都会讲述一个华人为澳大利亚社会作出贡献的故事。
据郑志武介绍,自成立以来,促进会多次获得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昆士兰州政府颁发的多元文化贡献奖。2020年,郑志武受邀在昆士兰州议会大厦出席了昆士兰州第57届州议会内阁成员就职典礼仪式,这也是首次华人社群成员受邀参加的盛典。
2019年4月28日,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左)和联邦议员格雷厄姆·佩雷特(右)在布里斯班为郑志武(中)颁发多元文化贡献奖。 罗晓宏 摄
2023年,由天鹅文化传媒主办、澳中文化与经济促进会协办的首届晚会在悉尼星城演艺中心举办,600名演员献艺,呈现了30多个中外精彩节目。据郑志武介绍,多位澳大利亚政要为晚会发来中英文贺信,2000多名观众来到现场观看,线上点击量达150万次。“相约今宵”2024春晚的筹备工作已经开始,有多个族群参与,将在几个城市巡演。郑志武说,希望这场跨文化的盛会将进一步促进中澳文化和艺术领域的紧密交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