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敦煌9月24日电 (记者 丁思)被誉为甘肃“四库全书”的《陇右文库》以数字化的形式出现在了第十三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截至目前,《陇右文库》已完成《方志》《著作》《民间宝卷》3个子库数据库,目前正在加快建设《金石文献》子数据库,让古籍“活起来”。
甘肃历史文化积淀厚重,特别是各类古籍文献资源丰富、独具特色。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约有140余万册古籍文献。
2023年3月,《陇右文库》第二期成果发布暨2023年编纂出版工作会议在兰州市召开。(资料图)戴文昌 摄
作为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10年(2020-2029)规划重大项目《陇右文库》,是首次对甘肃历史文献全面进行抢救保护和系统化整理的重大文化建设规划项目,以甘肃历代传世与出土原始文献为基础,以先秦至1949年10月以前为主要收录时限。
据甘肃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副主任邓亮希介绍,该文库资料来源,全库使用底本数据均采自于原本,并取得原藏单位授权。甘肃省内采集遍及14市州86市县,省外采集以中国国家图书馆等大型馆藏为主以及台湾、香港等地区。远藏日本、俄罗斯、英国、法国等国的甘肃历史文献,已实现部分珍本回归。
该文库数字化平台分为12个子库,各子库单独分类,平台支持分类浏览功能,对书目信息做了尽可能详尽的提要;检索功能还可限定在书名、朝代、作者、版本等关键词及布尔逻辑混合进行高级检索,从而为读者提供深度检索,得到准确的检索结果。
《陇右文库》以子库为独立编纂出版单元,由方志、著作、金石文献、出土文献、档案、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民间宝卷、图录、文献存目提要和附录库等10大子库组成,总计500余卷4亿多字。
下一步,甘肃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还将根据读(学)者多样性需求,进行系统性、深度性和个性化开发升级,架起古籍利用的桥梁。
2023年9月,第十三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在甘肃敦煌举行,本次博览会首次专设了古籍数字化展区。丁思 摄
20日—24日,以“数智赋能 联结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在敦煌举行,这是数博会首次在北京以外的省市举办。本届数博会重点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首次专设了古籍数字化展区。(完)
中新网扬州9月24日电 (记者 崔佳明)第二届运河咖啡文化论坛24日在扬州万象汇举行,10多位来自咖啡行业及相关行业的嘉宾畅谈扬州咖啡发展现状,他们称,扬州已经成为咖啡行业新兴城市,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9月24日,第二届运河咖啡文化论坛在扬州万象汇举行。崔佳明摄
咖啡在由西方传入中国多年后,已从稀奇独特的舶来品变为普及大众的消费品,并在中国形成独具特色的咖啡文化。据扬州首份咖啡发展报告显示:截至目前,扬州拥有咖啡馆559家,占全国咖啡馆数量0.41%,相比去年的484家,今年扬州增加咖啡馆75家,每万人拥有1.23家咖啡馆,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咖啡馆0.08家。同时,根据美团数据,近年来,线上咖啡外卖市场高速增长,全国复合增长率达133%。2023年,扬州外卖化率指数同比增长239%,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了解,该论坛作为第二届“好地方·好生活”扬州咖啡文化节暨第四届“大象爱咖啡市集”的系列活动之一,旨在探讨扬州咖啡产业的变迁和发展方向。活动由扬州市商务局指导,扬州报业传媒集团、扬州万象汇主办,美团提供数据支持。
9月24日,扬州举办咖啡文化节,充满创意的咖啡产品和丰富的活动内容吸引不少民众前来“打卡”。崔佳明摄
一杯咖啡从来不仅仅是一杯咖啡,当一杯杯咖啡被捧在越来越多市民的手心中,带来的是一座城市咖啡个性的“新式生活”。中新网记者在同期举办的咖啡文化节上看到,咖啡+面包、咖啡+蛋挞、咖啡+司康、咖啡+小吃、咖啡+中晚餐......充满创意的咖啡产品和丰富的活动内容吸引不少民众前来“打卡”。一位当地年轻的从业者告诉中新网记者,“来到这里既是品尝各种美味的咖啡,也希望找到灵感,开发更多的创意美食。”
“咖啡经济作为新兴产业,被视为判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从侧面反映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投资价值,衡量商业消费活跃程度、城市创新度及时尚度。我们和扬州万象汇联合举办咖啡文化节活动,并与美团联合发布扬州咖啡白皮书,正是为了反映与推广这座城市的创新度与时尚度,彰显扬州的城市魅力,为我们这座千年古城的消费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扬州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扬州日报总编辑袁文生对中新网记者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