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24日电 数字人民币对境外来华人士的支付服务再升级。记者24日获悉,数字人民币APP近日上线外卡“先充后用”功能,更好地为境外来华人士提供安全、便捷的支付服务。
本次推出的外卡“先充后用”功能,是指为便捷支付,境外来华人士可在使用境外手机号注册并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后,先通过Visa和Mastercard的境外卡为钱包充值,再进行支付。后续钱包中如有余额,可存回至境外卡。境外来华人士也可前往银行服务网点,用现钞为数字人民币钱包充值。
与此前服务境外来华人士充值的“随用随充”功能相比,“先充后用”功能上线后,境外来华人士给数字人民币钱包充值后,还可像境内用户一样,使用数字人民币钱包快付等更为便利的线上支付方式。同时,在消费时支付流程更短,操作更加简单流畅,进一步提升支付处理效率,避免用户在商家消费时因外卡验证发生等待,改善支付体验。
除用数字人民币App之外,境外来华人士也可申领数字人民币硬钱包用于日常支付。据悉,亚运主题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可在赛事侧工商银行金融服务点现场兑换。目前,境外来华人士既可在摆放了数字人民币受理标识的线下商户使用数字人民币,也可在滴滴、美团、携程、去哪儿、京东等线上平台使用。
据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数据,浙江省目前已有130万线下商户门店、102万线上商户支持受理数字人民币。赛事侧,121家亚运定点酒店、55家定点医院提供全方位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支撑;城市侧,31家大型商场、78家热门景区开通数字人民币受理。亚运村、亚运分村接待饭店和亚奥理事会大家庭饭店设有数字人民币互动体验区,可体验数字人民币的支付应用。(完) 【编辑:唐炜妮】
中新网乌鲁木齐9月24日电 (刘雨珊 蒋玲 纳锐)金秋的新疆乡村大地流金。眼下,新疆巴州的103.6万亩玉米陆续进入收获期,农民们抢抓农时,全面开启收获模式。
新疆巴州的103.6万亩玉米陆续进入收获期。(布音克西克 摄)
连日来,新疆巴州和硕县乌什塔拉乡沙井子村的农民李治中正忙着抢收玉米,大型玉米收割机和农用运输车开足马力,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一排排挺立着的玉米植株连秆带穗被卷入机械中,摘棒、剥皮、秸秆、还田等流程一气呵成,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景象。
大型玉米收割机和农用运输车开足马力,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陈皓然 摄)
村民李治中说:“今年,我总共种了1000亩玉米,估计产量在一吨多,机械化收割省时省工。机械化的收割省时又省力、节约成本,同时还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额外损耗。”
在新疆巴州焉耆县七个星镇呼尓东村村民王治兴承包的6000亩玉米田里,连片的玉米长势喜人,从高空俯瞰,轰鸣不息的农机、一望无际的玉米田、忙忙碌碌的农人身影共同构成了一幅壮美的田间丰收图卷。
村民王治兴介绍道:“今年,玉米收购价格是2000块钱一吨,每年我都是跟企业签订收购合同。如今,我们是高标准大块农田作业,从开始播种到采收都是机械化。”
新疆巴州逾100万亩籽粒玉米迎来丰收 100%机械化助力粮食颗粒归仓。(布音克西克 摄)
近年来,新疆巴州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不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鼓励各族群众科学、规模、标准化种植籽粒玉米103.6万亩,玉米种植收割的机械化率达到100%。
目前,新疆巴州玉米的收割工作正在有序进行,采收工作将从9月初持续到10月中下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