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州9月24日电 (叶秋云)由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福州)执委会办公室主办,福州电影节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国别展特别活动24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幕。
24日,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国别展特别活动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幕。 中新网记者 吕明 摄
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国别展特别活动以“汇聚世界力量,讲好丝路故事”为主线,以电影为纽带,通过电影文化沙龙、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十周年成果展、各国特色文化表演等活动,向世界传递“丝路”精神。
马来西亚国家电影发展局主席卡米尔·奥斯曼在活动上就如何共建“一带一路”电影文化产业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24日,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国别展特别活动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幕,图为马来西亚国家电影发展局主席卡米尔·奥斯曼(右)与马来西亚制片人许康文(左)合影。 中新网记者 吕明 摄
卡米尔·奥斯曼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马来西亚一直积极实施与中国的合作。对于马来西亚的电影业来说,可效仿古代中国与其邻国的贸易概念,开展多方联合制作,促进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
活动中,马来西亚制片人许康文,中国美术协会会员、中国新加坡文化交流使者陈俊穆等电影人通过对电影美学的布景、灯光、摄影以及动画影视等多个角度展开讨论,围绕“电影与美学艺术”进行思想碰撞。
许康文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和很多中国导演、演员合作了多部电影,目前正在拍摄的惊悚悬疑电影《消失的小孩》就有中国演员徐娇、张景昀出演。
许康文十分看好中国电影市场。他告诉记者,中国电影票房会越来越好,今年第四个季度至明年,会有更多的人会走进影院观影,票房会大卖。
菲律宾著名导演保罗·索利安诺携电影《渔夫》前来福州参加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他表示,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是非常好的平台,可以和各个国家的电影人交流。他非常期待看到电影《渔夫》在中国首映后观众的反响。
24日,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国别展特别活动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幕,2023福州国际友城文化节同期举行。 中新网记者 吕明 摄
同期,2023福州国际友城文化节举行。福州市副市长吴一与阿根廷马德林港市市长古斯塔沃·拉斐尔·萨斯特签署友好交流城市关系协议书;吴一与老挝琅勃拉邦市副市长维拉通·马尼沃内签署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完)
中新网天津9月24日电 (王在御 王君妍)记者24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中国海上首个规模化钻井开发的亿吨级油田——垦利6-1油田,完成全部177口井钻井作业,工程质量合格率100%,提速超20%,完成十三项新技术应用,打破8项中国海油钻井纪录,大大缩短了产能建设周期,目前油田已达到日产原油近万方的规模。
中国海上首个规模化钻井开发亿吨级油田垦利6-1完成全部钻井作业。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供图
垦利6-1油田钻井开发项目由4-1区块、10-1北区块和5-1、5-2、6-1区块三个区块组成,钻井作业平台累计达到9个,完成钻井177口井,是中国海上钻井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时间最短、平台最多的开发项目。
据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工程技术作业中心渤南区域项目经理冯硕介绍:“面对油气田储量分布‘散、窄、薄、杂’、亿吨级油田规模化开发、智能化平台建设等诸多难点,项目以管理模式创新为突破口,通过国产化工艺技术赋能,保障了项目的高效运行和压茬推进,全面实现了‘提速、提质、提产、提效’目标。”
据了解,垦利6-1油田创新实践“多船竞钻擂台赛”钻井新模式,优选中国海油、中国石油钻井平台,以“同台打擂”进行9个钻井平台的钻井作业,在项目内形成“比学赶超、进位争先”的良好局面。
项目开发过程中,通过集成化应用系统钻井技术,破解浅层大位移井高效钻井各项难题,引入中国海油“璇玑”钻井系统,实践智能完井、裸眼分段充填防砂、集成湿接头泵工况、旋转下套管、套后测井等多项工艺技术,使国产化工具应用和推广迈上了新台阶。
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工程技术作业中心副总经理刘宝生表示,“项目不到两年时间,规模化进行超百口井的钻井作业,集中完成我国渤海莱北低凸起浅层勘探发现的首个亿吨级岩性大型油田的快速开发,取得提速超20%的优异成绩,打破了我国海上油田钻井开发纪录。”
同时,作为渤海油田首个接入岸电开发的钻井项目,垦利6-1油田钻井开发项目积极落实“双碳”战略,利用电网岸电供电取代海上钻井平台传统柴油发电进行作业。通过岸电改造,大幅降低柴油消耗成本,单个平台还可实现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万吨。
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喻贵民表示:“渤海油田探索海上大型油田规模化快速开发关键工程技术体系完成垦利6-1亿吨级油田的高质量建设,对后续亿吨级油田快速实现智能化、规模化、标准化钻井开发具有良好的实践意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