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0月2日电 (记者 徐婧)记者从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9月29日至10月1日,北京市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地区)累计游客接待总量682.5万人次,同比增长60.6%,比2019年增长31.8%;累计营业总收入41875.8万元,同比增长25.2%,比2019年增长89.4%。
10月1日,国庆节,北京前门大街迎来客流高峰。 记者 陈芳婷 摄
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前三天,北京市全力落实假日旅游服务保障、市场秩序整治等各项任务,假日旅游安全平稳,旅游市场秩序井然,文化演出丰富多彩,服务保障扎实到位。
10月1日,国庆节,北京天坛公园游人如织。 记者 田雨昊 摄
前三天,北京游客接待量排名前十的景区(地区)是王府井115万人、前门大街景区60.3万人、颐和园34.5万人、天坛公园34.3万人、北京蓝色港湾21.8万人、北京首创奥莱休闲驿站景区20.8万人、北京动物园19万人、圆明园17万人、中粮·祥云小镇16.5万人、北海公园16.3万人。
北京乡村游累计接待游客186.3万人次,同比增长7.1%,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99.5%。游客接待量前三位的是密云区71.1万人次、延庆区54.6万人次、怀柔区33.9万人次。
9月29日至10月1日,北京市共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750项、959场,参与民众79.78万人次。活动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较2019年增长了10%。
同期,全市148个剧场举办线下营业性演出共计231台、828场,吸引观众22.7万人次,票房收入超4000万元。与2019年假期前三天相比,演出场次、观众人数、票房收入分别增长269.0%、168.3%、285.4%;与2022年假期前三天相比,演出场次、观众人数、票房收入分别增长44.1%、96.1%、116.6%。各类型演出中,脱口秀、马戏杂技魔术、话剧的演出活跃度最高。
假日期间,北京推出30条“漫步北京”差异化主题精品游线路、6个“北京微度假”目的地和50款“北京礼物”,实现了假日优质文旅产品多元供给促消费,满足民众多样化、分众化、品质化的假日精神文化需求。
9月29日至10月1日,北京市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部门共计出动执法人员2580人次,检查各类文旅场所1316家。未发现非法“一日游”等涉文旅违法违规行为。(完)
中新网上海10月2日电 (记者 殷立勤)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0月2日,长三角铁路预计发送旅客350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10月4日)多发送旅客约78万人次,增幅超28%,客流持续呈现高位态势。
亚运列车乘务员引导旅客上车。 周围 摄
长三角地区人口密集,风景名胜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旅客出行需求旺盛。今年黄金周假期,长三角铁路旅游流与探亲流交织叠加,沿线短途乡村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热度不减。10月1日国庆节当天,长三角铁路发送旅客351.1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10月3日)增长24.1%。
10月2日,长三角铁路部门在启用高峰运行图的基础上,增开旅客列车136列、组织动车组列车重联运行201列、加挂普速车辆142辆,加强上海至南昌、郑州、长沙、武汉、西安,杭州至郑州、新乡、厦门等直通方向以及管内往返盐城、扬州、连云港、潜山、黄山等长三角区域内热门旅游城市间的运力增补,努力满足旅客乘车出行需求。
为满足黄金周旅客出行需要,长三角铁路认真落实各项服务措施,不断提高旅客出行体验。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火车站根据客流量动态调整进站流线,在关键区域增加人员值守,做好电梯、站台、进出站通道等人流集中场所的引导和安全防护。合肥南站设置了2台液态安检检测仪,对违禁限带物品品名设立公示牌,坚决落实旅客及携带品、行包、高铁快运“逢包必检、逢液必问、逢疑必查”的安检三项制度要求,切实提高安检质量。扬州东、宁波、阜阳西站加强对车站LED显示屏、自助售取票机、进出站闸机、盥洗设备、电梯、中央空调等设备设施的检查维护,同时动态做好候车区环境卫生保洁,为旅客出行提供良好环境。淮南南站“舜”字号雷锋服务站做好旅客咨询解答、遗失物品查找认领、病患旅客紧急救助等重点旅客服务,配备轮椅、小药箱、针线包等服务备品和防暑降温物品,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合肥电务段针对国庆黄金周旅客出行密集的特点,部署开展高铁、普速区间信号机、信号电缆、转辙机等信号设备的检修养护,确保线上设备整体状态良好。(完)